半月后。
韩国。
新郑城内。
韩王庭外。
面对着这一不输于秦国的威严王宫。
李斯很无奈。
因为,李斯代表秦国出使韩国,结果李斯来了新郑,这已经整整十日了,李斯却根本就没有见到韩王安。
尽管李斯已经递上了《上韩王书》,其中言辞诚恳,想见韩王一面,甚至是准备当场去向韩王安赔罪,结果,韩王还是避而不见……
这让李斯颇为无奈。
因为韩王安不见李斯。
“孤韩”也便无从实施了。
而之所以韩王安不见他李斯,李斯也能理解,因为数十年前曾经有过这样一幕,秦国名士张仪出使楚国,楚怀王非常信任,欣然接纳。
甚至还提出和张仪一起回秦国。
结果,楚怀王这一去就是数十年!
楚国大王被囚……
前车之鉴在。
如今秦韩关系复杂且微妙,韩王安虽昏庸,但也知道相安无事最好,所以拒绝李斯,这是他韩王安保全韩国的办法,毕竟他韩王安可不想做下一个楚怀王……
“长史,韩王还不准备见我吗!?”李斯问韩国的长史恪。
长史恪则转述道,“大王近日公务繁忙,怕是没空来见李大人……”
“不过大王已吩咐我好好招待,李大人请吧,我已经在荆楚楼安排好了,今日一醉,务必要尽兴……”
听见这话。
李斯也顿感这次的出使困难重重。
因为,人都见不到!
何谈后面的灭韩四策!?
……
然而这边。
就在李斯求访韩王无果时。
韩国新郑。
韩国旧丞相张平张府。
拿着手里的一封纸张制的书信。
正在研读百家之书的张良,神色突然变得复杂。
连忙问管家,“这封信是谁送来的!?”
管家言道,“回公子,这信是一个小孩子和武夫送来的,现在还正在咱们韩府外呢……”
闻言。
二十岁的张良沉默了。
拿着手里的信,犹豫不决!
“这种写作的布帛,倒是从未见过……”
把玩着手里的信,发现其并不是用布帛书写的,因为这质地不同,味道不同,显然,这封信是用一种从未有过的书写材料书写的。
“公子,需要见他们吗!?”管家问。
张良却沉默了一会儿,才问道,“他说他叫什么!?”
管家道,“好像是叫做什么赵翰,说是从秦国来的,想要求见公子……”
听到赵翰这个名字。
再度拿着手里的这封信。
韩信沉默了。
恰一旁,韩国公主赤怜做张府,赤怜走过来,见张良神色复杂,这接过张良手上的信,一番观摩后,也是惊讶的问:“难道,此赵翰就是那嬴政新收的养子!?”
“半月前在咸阳和王离打擂台,还获胜了的那位大秦养公子!?”
“那个《观沧海》的作者!?日月之行,若出其里,星汉灿烂,若出其中?”
张良点了点头,“是的,这封信就是那赵翰递过来的,并且现在,赵翰,还有秦国蒙家子弟的蒙恬,现在就正在我张府门外,说是要见我……”
听了张良的话。
赤怜懂了,“所以兄长是想见他,又不想见他……”
“因为眼下大王正拒绝李斯进谏,恰这时,这位颇具才名的大秦养公子到来,所以兄长疑惑了!?”
张良点了点头,“目前朝野中,态度很统一……”
“那便是,李斯害了韩非,韩国这断不能和李斯和谈,不杀了他李斯就算好的了……”
“所以朝野公认,这并不能让大王和李斯见面!”
赤怜道,“可兄长似乎是在疑惑,并不确定要见不见!?”
张良点了点头,“这位大秦公子颇具才名,他前来主动拜访,虽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为了他老师的前途……”
“可是他在信中说,目前雪儿正在他府上,若有可能的话,他愿意将雪儿送回韩国……”
张良和韩非是好友。
韩非被张良一直视为兄长和偶像。
然而,两年前韩非使秦,一直被囚禁,昨年传来厄运,说是韩非为李斯所杀,韩非之妻不信,为了解救韩非,便携女前往韩国。
结果。
她俩就此便失去了行踪。
如今这秦国赵翰讲,韩雪儿在他府上。
作为韩非的好友,张良觉得自己有必要将韩雪儿带回韩国,所以这时,张良犹豫了。
然而这时,同样与李斯有仇,一直未忘兄长韩非之死,赤怜也是道,“那既然兄长想见,那就见吧……”
“雪儿
第三十章 朝野皆拒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